伊予市
伊予市 伊予市 | |
---|---|
市 | |
日文轉寫 | |
• 日文 | 伊予市 |
• 平假名 | いよし |
• 罗马字 | Iyo-shi |
![]() | |
| |
![]() 伊予市在愛媛縣的位置 | |
坐标:33°45′27″N 132°42′13″E / 33.75744°N 132.70367°E | |
国家 | 日本 |
地方 | 四國地方 |
都道府縣 | 愛媛縣 |
接鄰行政區 | 大洲市、内子町、松前町、砥部町 |
政府 | |
• 市長 | 武智邦典 (現任任期至:2029年4月23日) |
面积 | |
• 总计 | 194.47平方公里 |
人口(2025年3月31日) | |
• 總計 | 34,992[1]人 |
• 密度 | 180人/平方公里 |
象徵 | |
• 市樹 | 水杉 |
• 市花 | 菜花 |
时区 | 日本標準時間(UTC+9) |
市編號 | 38210-8 |
邮政编码 | 〒799-3193 |
市役所地址 | 伊予市米湊820番地![]() |
電話號碼 | +81-89-982-1111 |
市議員數 | 15 |
法人番號 | 5000020382108 |
網站 | www |
伊予市(日语:伊予市/いよし Iyo-shi)是位於日本愛媛縣西部的市。市名取自日本在律令制時代設置的令制國伊予國[2]。轄區西邊面向伊予灘,當地人口則集中在北部地區及穿越市內的予讚線各車站的周邊地區[3]。伊予市的北部及東南部地區在江戶時代分別作為大洲藩的在鄉町和大洲街道的宿場町而發展,現時當地為愛媛縣內主要的鰹魚乾片、枇杷和栗子產地之一。而伊予市在向外通勤與就學上相當依賴北邊的松山市[3][4]。
地理
[编辑]
伊予市內約56.1%的面積被山林覆蓋,6.5%的面積為農業用地[5]。轄區北部為重信川所形成的沖積平原及地勢較平緩的沖積扇,且位於松山平原(道後平原)的南部[6][7][8]。南部地區則坐落著山勢較平緩的山岳及海拔約900公尺的陡峭山地,並以東西走向的中央構造線作為分界[6][9]。大谷川、八反地川、中山川、上灘川與豐田川等河皆流經市內,並在南邊與肱川匯流或在西邊注入伊予灘[5][6]。而當地在南海海槽巨大地震的預測中會遭遇震度6弱至6強的地震,並且面臨水位最高達4.3公尺的海嘯侵襲[6]。
氣候
[编辑]伊予市屬於瀨戶內海式氣候,其年均溫約為16.5℃[6][7]。降雨量方面,根據1991年至2019年的統計,北部地區的年均降雨量為1404.6毫米,地處中山間地域的中山地區年均降雨量則為1719.4毫米[6][7]。
歷史
[编辑]
伊予市自古時便有人類居住,市內的東峰遺跡與高見Ⅱ遺跡皆出土過舊石器時代的刀形石器、石核與石斧等文物[10][11]。當地的彌生時代遺跡多集中在北部平原一帶的周邊地區,並且陸續挖掘出蛤刃石斧、石刀及土器等文物[11][12]。伊予市的古墳時代遺跡多集中在北部一帶,如嶺昌寺古墳內出土過三角緣神獸鏡的鏡片碎片,豬之窪1號墳內的箱式石棺出土過土師器、鐵劍和鐵鍬等文物,位於伊豫岡八幡神社境內的伊豫岡古墳則是由10座古墳構成的古墳群[11][13][14][15]。

律令制時代,舊伊予市隸屬於伊予國的伊予郡,舊中山町及雙海町則隸屬於浮穴郡[11][16]。江戶時代,舊伊予市一帶原為松山藩的領地,但在寬永12年(1635年)經替地後成為大洲藩的領地[17][18][19]。而舊伊予市的沿海地區經整建後成為裝運並出口大洲藩稻米的港口(郡中港),並發展成周邊地區的物產集散地及該藩的在鄉町[2][20]。舊中山町在當時作為連接大洲城的城下町與郡中地區的大洲街道宿場町而繁榮,並開始盛行栽培栗子[2][20][21]。舊雙海町則盛行養蠶業、畜牧業及生產木炭和蠟[17][20]。明治時代,郡中港的船舶進出因日本政府實施廢藩置縣而變得更加活躍,同時舊中山町也作為鄰近礦山的主要礦產中轉地而興盛一時[20]。
明治23年(1890年),日本在當地實施町村制,並設置北山崎村、出淵村與下灘村等共10個行政區[20]。明治40年(1907年),出淵村併入中山村;翌年(1908年),石疊村自下灘村分離並編入滿穗村(現內子町)[20]。大正10年(1921年),上灘村改制成上灘町;大正14年(1925年),中山村也改制成中山町[20]。

昭和15年(1940年),郡中村併入郡中町[20]。昭和30年(1955年),南山崎村、北山崎村、郡中町及南伊予村合併成伊予市[20]。同年佐禮谷村併入中山町,上灘町則與下灘村合併成雙海町[20]。昭和33年(1958年),中山町的平岡併入舊伊予市[20]。平成17年(2005年)4月1日,舊伊予市和中山町及雙海町合併成現今的伊予市[22]。當地近年來致力於進行城市的綠化,並在行經市內的予讚線沿線地帶種植油菜花[23][24][25][26]。而平成13年(2001年)3月24日的藝予地震則在伊予市引發震度4至5弱的地震[6]。
變遷表
[编辑]1889年4月1日 | 1889年 - 1926年 | 1926年 - 1954年 | 1955年 - 1989年 | 1989年 - 現在 | 現在 |
---|---|---|---|---|---|
南伊予村 | 1955年1月1日 伊予市 |
2005年4月1日 伊予市 | |||
郡中町 | 1940年1月1日 郡中町 | ||||
郡中村 | |||||
北山崎村 | |||||
南山崎村 | |||||
中山村 | 1925年4月1日 中山町 |
1955年2月1日 中山町 | |||
出淵村 | 1907年1月1日 併入中山村 | ||||
禮谷村 | |||||
上灘村 | 1921年9月3日 上灘町 |
1955年3月31日 雙海町 | |||
下灘村 |
行政
[编辑]歷任市長
[编辑]屆 | 任 | 姓名 | 上任日期 | 卸任日期 | 備註 |
---|---|---|---|---|---|
第一代伊予市市長 | |||||
1 | 1 | 城戶豐吉 | 1955年 | 2月 3日1959年 | 2月 2日原郡中町町長[27][28]。 |
2 | 2 | 玉本善三郎 | 1959年 | 2月3日1963年 | 2月2日[28][29] |
3 | 1963年 | 2月3日1967年 | 2月2日|||
4 | 1967年 | 2月3日1971年 | 2月2日|||
5 | 1971年 | 2月3日1975年 | 2月2日|||
6 | 3 | 岡本要 | 1975年 | 2月3日1979年 | 2月2日[28][29] |
7 | 1979年 | 2月3日1983年 | 2月2日|||
8 | 1983年 | 2月3日1987年 | 2月2日|||
9 | 1987年 | 2月3日1991年 | 2月2日|||
10 | 1991年 | 2月3日1995年 | 2月2日|||
11 | 4 | 増野英作 | 1995年 | 2月3日1999年 | 2月2日[29] |
12 | 5 | 中村佑 | 1999年 | 2月3日2003年 | 2月2日[30] |
13 | 2003年 | 2月3日2005年 | 3月31日因行政區劃合併而提前結束任期 | ||
第二代伊予市市長 | |||||
1 | 1 | 中村佑 | 2005年 | 4月24日2009年 | 4月23日原第一代伊予市市長[29][30] |
2 | 2009年 | 4月24日2013年 | 4月23日|||
3 | 2 | 武智邦典 | 2013年 | 4月24日2017年 | 4月23日原伊予市議會議員[31] |
4 | 2017年 | 4月24日2021年 | 4月23日|||
5 | 2021年 | 4月24日2025年 | 4月23日|||
6 | 2025年 | 4月24日現任 | [31][32][33] |
人口
[编辑]伊予市的總人口數在二戰結束後急遽上升,並在進行合併前的1950年達到最高峰52,614人;隨後當地的人口數開始逐年減少[22][34]。雖然1975年至1980年,市內的人口數有短暫增加約1300多人,但1980年以後便回到原本減少的趨勢[34][22]。據估計,伊予市的總人口數在2040年將下降至約26,467人[22]。而根據2020年的統計,市內的高齡人口占比為33.5%,預估2045年將上升至40.2%[35][36]。
![]() | ||||||||||||||||||||||||||||||||||
伊予市與日本全國年齡別人口分布比較圖 (2005年資料) |
伊予市的年齡、男女別人口分布圖 (2005年資料) | |||||||||||||||||||||||||||||||||
■紫色是伊予市
■綠色是全国 |
■藍色是男性
■紅色是女性 | |||||||||||||||||||||||||||||||||
伊予市人口變化
| ||||||||||||||||||||||||||||||||||
資料來源:日本總務省統計中心提供之人口普查數據 |
經濟
[编辑]-
伊予港
-
伊予灘和下灘站
根據日本2020年的國勢調查統計,伊予市的就業人口中有12.2%從事第一級產業,25.7%的就業人口從事第二級產業,其餘的62.1%則從事第三級產業[37]。當地的農業以生產溫州蜜柑和枇杷等農產品為主,其中枇杷的產量在全日本及愛媛縣皆名列前茅;而近年來市內的農業也面臨就業人口不足與高齡化等問題[20][38][39][40][41]。此外伊予市為愛媛縣內主要的鰹魚乾片及栗子產地之一[2][42][43][44][45][46]。而市內也種植多花水仙等花卉[47][48][49]。工業方面,伊予市的工業區多設置在郊區地帶,而進駐的企業包括製造鰹魚乾片的業者、水產加工業與食品加工業等企業[17][20]。
由於伊予市內擁有下灘站、伊予灘及五色濱公園等景點,因此吸引許多遊客前來[21][50][51][52]。根據統計,2012年至2019年,當地每年約有50萬至60萬名遊客到訪[50]。
教育
[编辑]伊予市內共有9所小學校、4所中學校與1所高等學校(愛媛縣立伊予農業高等學校)[36][53][54][55]。根據2021年5月的統計,市內共有1877名小學生、927名中學生與560名高等學校的學生[56]。
交通
[编辑]-
中山SIC
-
郡中港站
-
伊予市站
-
下灘站
國道378號由北往西南方沿著伊予市西部的沿海地區延伸,國道56號則與松山自動車道穿越轄區的中部地帶;其中松山自動車道分別在市內的北部和南部設置伊予IC及中山智慧型交流道[3][57]。而為了確保應急車輛在南海海槽巨大地震等大規模的災害發生時能正常使用道路,因此西日本高速道路自2018年便開始進行松山自動車道伊予IC至内子五十崎IC的雙向4車道拓寬工程,並於2025年4月19日先行啟用伊予IC至中山智慧型交流道全長6.3公里的路段[58][59]。
鐵路方面,JR四國的予讚線及其支線分別穿越伊予市的西部沿海地帶及中部地區,伊予鐵道的郡中線則通過轄區東北部的沿海地區[3]。予讚線由東北往西南陸續設置南伊予站、鳥之木站、伊予市站、向井原站、高野川站、伊予上灘站、下灘站和串站,予讚線的支線則自向井原站分岔,並往南設置伊予大平站和伊予中山站[3][60][61]。而郡中線則自終點站郡中港站往北設置郡中站和新川站[3]。
伊予市內的所有JR四國車站均為無人車站,而當地使用人數最多的伊予市站於2024年3月無人化[62][63][64][65]。其中位於西南部的下灘站在1935年至1981年間以「全日本最靠近海的車站」而廣為人知,並且曾因連續3年出現在「青春18車票」的宣傳海報上而聞名,時至今日仍吸引許多慕名前來的旅客[66][67][68][69][70]。
參考資料
[编辑]- ^ 人口統計. 伊予市役所. 2025-04-10 [2025-04-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04-25) (日语).
- ^ 2.0 2.1 2.2 2.3 伊予. kotobank. [2025-04-24] (日语).
- ^ 3.0 3.1 3.2 3.3 3.4 3.5 伊予市地域公共交通計画(表紙・目次・第1章~第2章) (PDF). 伊予市役所. 2024-04 [2025-04-26].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5-04-26) (日语).
- ^ 伊予市住生活基本計画(伊予市住宅マスタープラン) (PDF). 伊予市役所. 2019-06 [2025-04-24].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4-05-03) (日语).
- ^ 5.0 5.1 伊予市環境基本計画 (PDF). 伊予市役所. 2023-04 [2025-04-26].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5-04-26) (日语).
- ^ 6.0 6.1 6.2 6.3 6.4 6.5 6.6 伊予市国土強靭化地域計画 (PDF). 伊予市役所. 2025-01 [2025-04-24].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5-04-24) (日语).
- ^ 7.0 7.1 7.2 伊予市地域防災計画(風水害等対策編) (PDF). 伊予市役所. 2022-02 [2024-06-08].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4-06-08) (日语).
- ^ 松山平野. kotobank. [2025-04-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2-17) (日语).
- ^ 伊予市地域防災計画(地震対策編) (PDF). 伊予市役所. 2022-02 [2025-04-26].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5-04-26) (日语).
- ^ 旧双海町のあゆみ. 伊予市役所. [2025-04-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04-26) (日语).
- ^ 11.0 11.1 11.2 11.3 伊予市埋蔵文化財調査報告書 第16集 伊予市内遺跡詳細分布調査報告書V (PDF). 伊予市教育委員会. 2024-03 [2025-04-26].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4-12-16) (日语).
- ^ 蛤刃石斧. kotobank. [2025-04-26] (日语).
- ^ 嶺昌寺古墳. kotobank. [2025-04-26] (日语).
- ^ 【市指定文化財】猪の窪1号墳副葬品<考古資料>. 伊予市役所. 2012-03-30 [2025-04-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12-13) (日语).
- ^ 【県指定文化財】伊豫岡古墳<史跡>. 伊予市役所. 2024-06-19 [2025-04-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04-26) (日语).
- ^ 伊予郡. kotobank. [2025-04-26] (日语).
- ^ 17.0 17.1 17.2 第2次伊予市都市計画マスタープラン (PDF). 伊予市役所. 2020-04-01 [2025-04-27].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2-07-07) (日语).
- ^ 旧伊予市のあゆみ. 伊予市役所. [2025-04-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04) (日语).
- ^ 大洲藩. kotobank. [2025-04-27] (日语).
- ^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伊予市過疎地域自立促進計画(平成28年度~32年度) (PDF). 伊予市役所. 2020-03 [2025-04-25].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2-03-02) (日语).
- ^ 21.0 21.1 伊予市景観計画 2.地域と景観の現状 (PDF). 伊予市役所. 2012-12 [2025-04-27].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2-07-07) (日语).
- ^ 22.0 22.1 22.2 22.3 第2次伊予市総合計画後期基本計画 (PDF). 伊予市役所. 2024-03 [2025-04-24].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5-04-24) (日语).
- ^ 春の香り一面に 伊予で菜の花見頃. 産経新聞社. 2019-02-19 [2025-04-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04-24) (日语).
- ^ 伊予・双海のJR予讃線の土手で菜の花見ごろ 地元が丹精込め育てる. 朝日新聞社. 2024-02-09 [2025-04-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2-14) (日语).
- ^ 春の到来まであと少し…双海町で“菜の花”と“スイセン”が満開【愛媛】. 日テレNEWS NNN. 2024-02-07 [2025-04-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04-24) (日语).
- ^ 「黄色の世界」耕作放棄地を耕し、種を蒔く “黄色い丘”でミモザ見ごろ 管理人「幸せな気分になってもらえたら」. TBS NEWS DIG. 2024-03-08 [2025-04-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04-24) (日语).
- ^ 城戸豊吉. kotobank. [2025-04-24] (日语).
- ^ 28.0 28.1 28.2 名誉市民. 伊予市役所. 2012-04-01 [2025-04-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02-22) (日语).
- ^ 29.0 29.1 29.2 29.3 令和6年版消防年報 (PDF). 伊予消防等事務組合消防本部. 2024-06-06 [2025-04-24].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4-09-23) (日语).
- ^ 30.0 30.1 伊予市制10周年記念誌 (PDF). 伊予市役所. 2015-10 [2025-04-24].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5-04-25) (日语).
- ^ 31.0 31.1 伊予市長選挙 無所属・現職の武智邦典氏が4回目の当選. NHK. 2025-04-20 [2025-04-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04-21) (日语).
- ^ 【令和7年4月20日執行】伊予市長・伊予市議会議員選挙開票速報[23時50分(最終)]. 伊予市役所. 2025-04-20 [2025-04-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04-25) (日语).
- ^ 愛媛県伊予市の市長選挙 武智邦典氏(無・現)が4選. TBS NEWS DIG. 2025-04-20 [2025-04-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04-25) (日语).
- ^ 34.0 34.1 伊予市人口ビジョン (PDF). 伊予市役所. 2016-03 [2025-04-24].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4-05-07) (日语).
- ^ 第4期伊予市地域福祉計画・伊予市地域福祉活動計画 (PDF). 伊予市役所. 2023-03 [2025-04-24].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4-05-06) (日语).
- ^ 36.0 36.1 伊予市公共施設等総合管理計画 (PDF). 伊予市役所. 2022-03 [2025-04-24].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4-05-06) (日语).
- ^ 第3期伊予市子ども・子育て支援事業計画 (PDF). 伊予市役所. 2025-03 [2025-04-25].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5-04-01) (日语).
- ^ 園児が農業高校の生徒が育てたみかんを一緒に収穫 伊予市. NHK. 2024-11-20 [2025-04-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04-24) (日语).
- ^ 唐川びわの歴史と地域行事について. 伊予市役所. 2024-05-14 [2025-04-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12-12) (日语).
- ^ 伊予 「唐川びわ」の収穫始まる. NHK. 2024-05-21 [2025-04-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04-24) (日语).
- ^ みずみずしい果肉、上品な甘味!「唐川びわ」出荷始まる 愛媛・伊予市. TBS NEWS DIG. 2024-05-21 [2025-04-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04-24) (日语).
- ^ 100年経営に極意あり!長寿企業の秘密 未来の食卓では和食だけでなく世界の料理で魚のだしが使われることを目指す. 日商 Assist Biz. 2022-11-04 [2025-04-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04-25) (日语).
- ^ 「だしの町」伊予市で子どもたちがかつお節削りに挑戦. 日テレNEWS NNN. 2024-12-16 [2025-04-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04-24) (日语).
- ^ 糖度2倍のレアな栗「サレヤ金吉」 愛媛の73歳、来月から販売へ. 朝日新聞社. 2021-01-23 [2025-04-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20) (日语).
- ^ 伊予特産「中山栗」の品評会. NHK. 2024-09-20 [2025-04-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04-25) (日语).
- ^ 暑さで秋の味覚「栗」の生育に影響 県内有数の栗の産地では. 日テレNEWS NNN. 2024-09-10 [2025-04-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04-25) (日语).
- ^ 斜面にいっぱい、スイセン20万株 愛媛・伊予市双海町で見ごろ. 朝日新聞社. 2022-01-04 [2025-04-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04-24) (日语).
- ^ スイセンの花が見ごろ 伊予市双海町. NHK. 2025-02-10 [2025-04-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04-24) (日语).
- ^ 甘い香り誘われて…伊予. 読売新聞社. 2025-02-15 [2025-04-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04-24) (日语).
- ^ 50.0 50.1 伊予市自転車を活用した観光等推進計画 (PDF). 伊予市役所. 2022-02 [2025-04-25].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5-04-25) (日语).
- ^ 五色浜. 伊予市役所. [2025-04-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10-05) (日语).
- ^ 伊予市 五色姫海浜公園の海水浴場で海開き 安全を祈願. NHK. 2024-06-30 [2025-04-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7-01) (日语).
- ^ 小学校 施設一覧. 伊予市役所. [2025-04-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12-14) (日语).
- ^ 中学校 施設一覧. 伊予市役所. [2025-04-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12-04) (日语).
- ^ 愛媛県立高等学校・中等教育学校一覧(外部リンク). 愛媛県教育委員会 高校教育課. [2025-04-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04-24) (日语).
- ^ いよしの統計(令和4年度版)12.教育・文化 (PDF). 伊予市役所. 2023-11 [2025-04-27].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5-04-27) (日语).
- ^ 伊予市国民保護計画 (PDF). 伊予市役所. 2024-05 [2025-04-27].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5-04-27) (日语).
- ^ E56 松山自動車道 伊予IC~内子五十崎IC の一部で 4 車線化工事が 令和 7 年 4 月 19 日(土曜)に完成します (PDF). 西日本高速道路株式会社. 2025-03-26 [2025-04-27].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5-03-27) (日语).
- ^ 愛媛 伊予 松山自動車道の4車線化 一部区間で供用開始. NHK. 2025-04-23 [2025-04-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04-27) (日语).
- ^ JR南伊予駅が開業しました. 伊予市役所. 2020-07-01 [2025-04-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11-04) (日语).
- ^ 「鉄道の日」JR南伊予駅で7か月遅れの開業記念式典 愛媛. NHK. 2020-10-14 [2025-04-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04-27) (日语).
- ^ 伊予市地域公共交通計画(第3章) (PDF). 伊予市役所. 2024-03 [2025-04-26].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5-04-27) (日语).
- ^ 駅業務体制の見直しについて (PDF). 四国旅客鉄道株式会社. 2023-10-23 [2025-04-26].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3-10-23) (日语).
- ^ JR四国が伊予市駅など12駅を「無人化」へ コスト削減で来春までに86%が無人駅に【愛媛】. 日テレNEWS NNN. 2023-10-23 [2025-04-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04-27) (日语).
- ^ JR四国、無人駅化を拡大 来年3月末までに特急停車駅を含む12駅. 朝日新聞社. 2023-10-24 [2025-04-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04-27) (日语).
- ^ JR下灘駅. 伊予市役所. [2025-04-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04-07) (日语).
- ^ 日本一海に近い駅・JR予讃線 晩秋の夕日に映える. 産経新聞社. 2017-01-26 [2025-04-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04-24) (日语).
- ^ 海に沈む夕日 ホーム直結 下灘駅(愛媛県伊予市). 日本経済新聞社. 2019-03-05 [2025-04-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04-24) (日语).
- ^ 伊予市の下灘駅 近くに空き家を再利用した土産物店がオープン. NHK. 2025-02-26 [2025-04-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04-24) (日语).
- ^ 海が間近の駅:予讃線「下灘駅」. 内閣府 政府広報オンライン. 2022-02 [2025-04-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04-24) (日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