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穌受洗

《耶穌受洗》(粵音:je4 sou1 sau6 sai2)係《新約聖經》提到嘅一件重要事件,對觀福音三書都有記載。件事係講緊耶穌喺洗者約翰嗰度接受洗禮。
件事大致係噉嘅:當時洗者約翰喺約旦河準備審判嘅來臨,凡係為罪悔改嘅人就會為佢施洗,而且佢仲預言,話有一個比佢更重大嘅人將要嚟到;耶穌稍後就嚟到接受約翰嘅洗禮;耶穌啱啱受完洗,個天就打開咗,聖靈好似白鴿噉降臨,同時上帝開聲宣稱耶穌係佢個仔。過後耶穌就跟從聖靈嘅帶領去曠野,接受魔鬼嘅試驗。
耶穌受洗嘅事,記載於瑪竇福音第三章、馬爾谷福音第一章同埋路加福音第三章[1],呢三本都係對觀福音。相比之下若望福音就並冇明確提到呢件事,不過佢啲內容同對觀福音三書一致:若望福音提到嘅係話聖靈好似白鴿噉從天而降,停喺耶穌身上[2]。
聖經故事
[編輯]
根據對觀福音三書嘅記載,耶穌受洗件事係噉嘅。
話說當時,洗者約翰(天主教稱之為洗者若翰)喺度傳道,話上帝嘅王國就快來臨,叫人快啲反省自己嘅罪並且悔改。有好多人都由耶路撒冷以至約旦多地嚟搵約翰,呢啲人逐一噉認罪懺悔,並且喺約旦河嗰度接受約翰嘅洗禮。
約翰仲預言話即將會有一個比佢更重大更有能嘅人嚟搵佢。佢話呢個人實在太過偉大,自己連幫佢挽鞋都冇資格。
過咗冇幾耐,耶穌由加利利嚟到約旦,準備接受約翰嘅洗禮。不過約翰就似乎有啲驚訝:
- 「應該係我接受你嘅洗禮喎,點解你會嚟我呢度?」
耶穌就答:
- 「你暫且照我意思做啦。因為我哋噉做先至算係盡咗諸般禮義。」
於是約翰就照耶穌嘅意思行洗禮。耶穌受咗洗,就隨即上返水。喺呢個時候,個天為佢打開咗,佢見到神嘅靈好似白鴿噉從天而降[註 1]降落喺佢身上。然後有把聲由天上面講:
- 「呢個係我嘅愛子,我所喜悅嘅。」
古文語句
[編輯]新約聖經原文係以公元一世紀嗰陣嘅通用希臘語寫嘅[註 2],呢種語言同多數歐洲語言一樣,都有語法格同語法性別。
Ἐγὼ μὲν ὑμᾶς βαπτίζω ἐν ὕδατι εἰς μετάνοιαν · egō men ὑmᾶs baptizō en hydati eis metanoian 代名詞N1單 連接詞 代名詞A2眾 動詞PIA 1單 介詞 名詞D中單 介詞 名詞A陰單 我 確實 你哋 洗淨 / 行洗禮 以... / 用... 水 嚟達到... 悔改
Οὗτός ἐστιν ὁ Υἱός μου , ὁ ἀγαπητός [註 3] , Houtos estin ho Huios mou ho agapētos 代名詞N陽單 動詞PIA 3單 指定冠詞N陽單 名詞N陽單 代名詞G1單 指定冠詞N陽單 形容詞N陽單 呢個 / 此 係 仔 我嘅 嗰一位 被愛嘅
宗教評論
[編輯]德國出身嘅天主教神學家尤士圖斯·克內希特(德文:Justus Knecht)噉樣評論耶穌受洗嘅事跡:
1. 佢(耶穌)係無罪嘅,根本唔需要做懺悔。但係佢承擔咗我哋嘅罪要為此贖罪;所以佢就作出謙卑之舉,將自己放喺同罪人一樣嘅位置,順服接受洗禮,就好似之前佢接受割禮同埋喺聖殿獻祭噉。2. 藉住呢件事,佢教導我哋要謙卑同順服,並且教我哋要實踐所有公義,即係要遵從上帝嘅一切規條。3. 佢透過受洗令水成聖,賦予水淨化同聖化人類靈魂嘅能力。換句話講,佢設立咗洗禮呢件聖事,令我哋可以透過水呢個外在標記,獲得罪嘅赦免[6]。
佢仲有進一步討論,耶穌受洗期間個天打開暗示住啲乜:
自從人類墮落[註 4]之後天堂就一直封閉住,而天開意思係話多得耶穌,天堂依家重新打開咗(世人得到救贖,有機會重返天堂)。
出身十九世紀英倫嘅耶穌會傳教士羅渣·巴士打(英文:Roger Baxter)都有撰文反思耶穌嘅洗禮,佢嘅見解如下:
基督公開生活,第一個行動就係去接受佢嘅先驅者嘅洗禮,教導我哋話為上帝工作嘅人應該要保持一顆純潔無污嘅心。因此佢同聖母告別,而雖然聖母為失去佢個仔而感到傷心,但係都為以色列得到救贖而歡喜。耶穌行咗一段長路去搵施洗者,主去搵僕人接受洗禮,彷彿自己好似一個普通罪人噉,同稅吏、士兵同低層平民無異。要欣賞上帝之子嘅謙卑,並要明白到謙卑係做大事嘅最好準備[7]。
歷史背景
[編輯]洗禮呢種儀式歷史悠久,不溜都有重大嘅文化同信仰價值:據歷史學家考證,猶太文化係喺公元前嗰幾百年開始有洗禮呢樣嘢嘅。歷史學家摷返啲古文獻,發現當時死海古卷有文本講猶太人點樣洗淨自己嘅身體,而且佢哋噉做唔係純粹沖涼咁簡單,而係想「用水洗淨自己,令到自己更加接近(上帝嘅)神聖」——由此可見,對當時嘅猶太人嚟講,洗禮係有宗教意義嘅活動。到咗公元一世紀初,洗者約翰傳道嘅時候就以洗禮嚟代表「洗淨自己嘅罪惡,從而更接近上帝」呢樣嘢[8]。
後來基督教傳播至世界各地,耶穌受洗嘅事亦隨之廣為流傳。洗禮呢樣嘢亦成為咗一種重要嘅禮儀,當中天主教會就視聖洗為入門聖事,一個人要正式成為天主教徒,就要做咗聖洗先,而且仲有一輪手續要跟從,唔係話想做就做得嘅[9]。
|
睇埋
[編輯]
註釋
[編輯]引咗
[編輯]- ↑ 馬太福音3章13-17節(基督教和合本:太3:13-17、天主教思高本:瑪三13-17).、馬可福音1章9-11節(基督教和合本:可1:9-11、天主教思高本:谷一9-11).、路加福音3章21-23節(基督教和合本:路3:21-23、天主教思高本:路三21-23).
- ↑ 約翰福音1章29-33節(基督教和合本:約1:29-33、天主教思高本:若一29-33).
- ↑ 馬太福音3章11節(Tyndale House 希臘文新約:Κατά Ματθαίον 3:11;可以睇埋:基督教和合本:太3:11、天主教思高本:瑪三11).
- ↑ 馬太福音3章17節(Tyndale House 希臘文新約:Κατά Ματθαίον 3:17;可以睇埋:基督教和合本:太3:17、天主教思高本:瑪三17).
- ↑ 2106. eudokeó, Bible Hub;依度講到,新約聖經成日用 εὐδοκέω(eudokeó)呢隻字詞(或者佢啲變體)嚟描述某樣嘢「為上帝所喜悅或者贊同」。
- ↑ Knecht, Friedrich Justus (1910). . A Practical Commentary on Holy Scripture. B. Herder.
- ↑ Baxter, Roger (1823). . Meditations For Every Day In The Year. New York: Benziger Brothers.
- ↑ Everett Ferguson, Baptism in the Early Church: History, Theology, and Liturgy in the First Five Centuries, Eerdmans, 2009, pp. 68–71
- ↑ (香港繁體) 天主教會七件聖事
連結
[編輯]- (粵文) 現代粵文聖經,馬爾谷福音,粵文馬爾谷福音第一章,有講到耶穌受洗嘅事。
- (香港繁體) 基督領洗日,香港島教區
- (香港繁體) 天主教會七件聖事,呢個網頁提到聖洗嘅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