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尔布吕肯

萨尔布吕肯 Saarbrücken | |
---|---|
![]() | |
![]() | |
在萨尔布吕肯地区联合体的位置 | |
坐标:49°14′00″N 7°00′00″E / 49.2333°N 7°E | |
国家 | ![]() |
联邦州 | ![]() |
县 | 萨尔布吕肯地区联合体 |
面积1 | |
• 总计 | 167.52 平方公里(64.68 平方英里) |
人口(2022-12-31)[1] | |
• 總計 | 181,959人 |
• 密度 | 1,086人/平方公里(2,813人/平方英里) |
时区 | CET(UTC+01:00) |
• 夏时制 | CEST(UTC+02:00) |
邮政编码 | 66001–66133 |
市镇编码 | 10041100 |
电话区号 | 06893、06897、06805、0681、06898 |
車輛號牌 | SB |
網站 | https://www.saarbruecken.de/ |
萨尔布吕肯(德語:Saarbrücken,發音:[zaːɐ̯ˈbʁʏkn̩] ⓘ,意为“萨尔河桥”;莱茵法兰克语:Sabrigge,發音:[zaːˈbʁɪɡə];法語:Sarrebruck,發音:[saʁbʁyk])是德国萨尔兰州的首府及最大城市,是该州的行政、商业和文化中心,也是萨尔布吕肯地区联合体的首府,面积167.52平方千米,2023年12月31日人口为183,509人。萨尔布吕肯位于位于萨尔河畔,德法边界处,与法国摩泽尔省接壤,是唯一一个与法国直接接壤的德国州首府。
今天的萨尔布吕肯由原萨尔布吕肯、圣约翰和马尔施塔特-布尔巴赫于1909年合并而成。萨尔布吕肯曾经是一个巨大煤层的工业和运输中心。这里的工厂生产铁和钢、糖、啤酒、陶器、光学仪器、机器和建筑材料。但是,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萨尔兰州的工业重要地位逐渐下降,因为越来越多的德国公司开始从工资低下的国家直接进口廉价的煤。
萨尔布吕肯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包括:横跨萨尔河的石桥(1546年)、哥特式的圣阿努阿尔教堂和建于18世纪的萨尔布吕肯城堡等。1815年,萨尔布吕肯被纳入普鲁士的控制。在二十世纪的两个时期(1919年至1935年、1945年至1957年),它成为法国轄下的一部分。包含薩爾布魯根在內的薩爾地區於1957年1月1日起回归德国版图。
历史
[编辑]罗马帝国
[编辑]萨尔兰地区是成形于1世纪罗马帝国时期,随后被法兰克人控制。925年,它又成为神圣罗马帝国的一部分。
中世纪至18世纪
[编辑]从1381年至1793年,当地主要管理者为拿骚-萨尔布吕肯委员会。作为其强大邻国的战利品,16世纪该地区被法国人控制,1680年代正式纳入法国。1697年,法国被迫放弃萨尔兰州,但在1793年至1815年间,法国又重新控制了该地区。
19世纪
[编辑]1815年以后,该地区的大部分成为普鲁士的一部分。19世纪,当地的煤和铁资源被开发。
20世纪
[编辑]根据《凡尔赛和约》「薩爾地區」从德国划分出来归国际联盟管辖,实际則由法国控制,萨尔矿区由法国独占15年,以作为法国在战争期间被毁坏矿井的补偿。条约还提出,在15年期满之后,由公民投票决定萨尔的未来。1935年,超過90%的當地居民選擇回归德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
[编辑]在遭受了沉重的轰炸之後,薩爾地區再度被盟軍交由法國託管,成为薩爾保護領而未加入西德。1946年,法国在该地区推行自治,並从1940年末到1950年代初,法国一直试图让萨尔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但終究未能成功。1955年10月23日经薩爾地區公民投票,多數居民希望该地区早日回归德国。1956年西德與法國在盧森堡簽訂 薩爾條約(因此又稱 盧森堡條約),約定原薩爾地區於1957年1月1日起回归德国版图,隨後並成立「薩爾蘭邦」。[2][3]
氣候
[编辑]Saarbrücken/Ensheim (1961-1990) | |||||||||||||
---|---|---|---|---|---|---|---|---|---|---|---|---|---|
月份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全年 |
日均气温 °C(°F) | 0.4 (32.7) |
1.6 (34.9) |
4.7 (40.5) |
8.3 (46.9) |
12.5 (54.5) |
15.6 (60.1) |
17.6 (63.7) |
17.1 (62.8) |
14.1 (57.4) |
9.6 (49.3) |
4.3 (39.7) |
1.4 (34.5) |
8.9 (48.0) |
平均降水量 mm(英寸) | 68.2 (2.69) |
59.5 (2.34) |
66.0 (2.60) |
60.2 (2.37) |
80.7 (3.18) |
83.4 (3.28) |
71.9 (2.83) |
72.7 (2.86) |
62.0 (2.44) |
71.4 (2.81) |
84.0 (3.31) |
83.0 (3.27) |
862.9 (33.97) |
月均日照時數 | 42.1 | 80.4 | 119.2 | 161.0 | 208.3 | 214.4 | 239.6 | 215.8 | 168.0 | 111.7 | 57.3 | 43.1 | 1,660.8 |
数据来源:Deutscher Wetterdienst |
友好城市
[编辑]参考文献
[编辑]- ^ Fläche und Bevölkerung - Stand: 31.12.2022 (Basis Zensus 2011) (PDF). Statistisches Amt des Saarlandes. June 2023 (German).
- ^ 德國中部四邦. [2013-08-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13).
- ^ 最後的遠行Day2. [2013-08-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04).